文章来源:http://tech.sina.com.cn/roll/2017-06-25/doc-ifyhmtrw3898259.shtml
36kr 先別急著入場。 在繼單車、充電寶之后,“共享”領域的新玩家們又將目光對準了雨傘。當涉身其中的創業者們陸續拿到融資時,共享雨傘也看起來像是一門生意了。 但是先別急著入場。 近日,5萬把共享雨傘現身杭州街頭,但是不到一天就被城管強制清理,另外,共享雨傘在上海也難逃厄運,同樣遭到了執法部門的介入。 這批共享雨傘來自“共享e傘”,該公司在今年5月剛拿到上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。“共享e傘”的使用方式跟共享單車一樣,掃一掃雨傘上的二維碼即可獲得密碼,用來解鎖雨傘,需要用戶進行身份驗證和提交押金。每一把雨傘押金為19元,每半個小時收費0.5元,不過用戶還需要充值至少9元才能夠使用雨傘。 據了解,和共享單車必須投放在畫線的區域內類似,共享雨傘從目前來看,因為其具有“租賃”屬性并且以營利為目的,同時在戶外公共區域投放時,存在占用公共設施的情況。接下去,部分城市城管局將對近期的雨傘投放進行高度關注,禁止相關企業將雨傘投放在公共區域。 具體來說,這些共享雨傘有兩種運營模式,一種是隨處使用的自由借還型,比如oto共享雨傘和共享e傘;另一種是帶柜機的自助設備型,比如JJ雨傘(針對B端商戶借還)、魔力傘(針對C端用戶借還)等。 其實,共享雨傘的概念剛被提出時,在投資圈就頗受質疑,包括缺乏技術壁壘、準入門檻低、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、使用低頻等。 而支持者則從從商業角度出發,忘帶傘、懶得帶傘這種即時性需求是共享雨傘切入的需求痛點,從用戶避免浪費、重復購買的心態考慮,共享雨傘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。另外一方面,共享單車、共享充電寶完成了“共享經濟”的市場教育工作,培養了用戶習慣。 顯然,當創投圈們都在討論共享雨傘到底是真機會還是偽需求時,雖然考慮到了用戶、市場、資本,甚至是天氣,但是忽略了政策風險。如今,共享經濟已經是爛大街的概念了,動不動就被稱為“風口”的創業切入點也應該被更冷靜地對待。
關鍵字標籤:雨傘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