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票|紀念幣|紙鈔|錢幣 - 台灣郵票,紀念幣收藏
    關於我們   台灣郵票   購買說明   聯絡我們  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 > 保險曾有過一個詩意的名字

文章来源:http://insurance.hexun.com/2018-02-16/192432182.html?from=rss

  1875年的一期的《申報》上,刊有一首竹枝詞:“保險洋行號燕梳,行中殷實有盈余。紛紛派送燕梳紙,歲底年年送歷書”。  燕梳什麼意思?“保險”也!  “保險”剛進入中國時,曾有個非常詩意的名字——“燕梳”(insurance的音譯)。如此輕巧的一個名字,卻背負著中國保險兩百年的歷史。  1805年,英國商人在當時南方對外貿易的唯一口岸--廣州設立“諫當保安行”,這是中國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保險公司。1865年上海華商義和公司保險行的創立成為中國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,打破了外商獨占中國保險業的局面。1875年,由唐廷樞、徐潤負責籌辦的保險招商局的成立,開中國人自己經營船舶、貨棧、貨物運輸保險之先河。自辦保險獲得的民族工商業支持和歡迎,保險業務迅速拓展。在中國民族保險誕生的前后,一批有識之士如魏源、洪仁玕、王韜、鄭觀應、陳熾等通過其著述向國人介紹西方保險,傳播保險思想,對中國民族保險業的興起產生了積極的作用。  1841年,魏源受林則徐之托,根據林則徐在廣東組織翻譯的《四洲志》等資料,撰寫了《海國圖志》,望國人能師夷長技攻夷、制夷。書中介紹了世界各地人文、地理、歷史等,其中談到了“船擔保”(即水險)、“宅擔保”(即火險)及“命擔保”(即壽險)三大“擔保會”(即保險公司)及其運作。《海國圖志》啟蒙了中國人的保險思想,但由于當時中國尚處于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,商品經濟發展程度較低,還不足以產生中國自己的保險業,因此并沒有促使民族保險業的興起。之后,洪仁玕、王韜、鄭觀應對保險思想多有論述。  1865年,閩粵著名的商號德盛號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——義和公司保險行,它標志著中國民族保險業的開端。但是只此一家民族保險機構,勢單力薄,又缺乏經驗,很快就從保險市場上銷聲匿跡了。中國民族保險業的真正興起還要從保險招商局算起。  19世紀中葉,洋商迅速、安全、收費低廉的輪船進入中國的航運業后,很快將中國傳統的沙帆船擠了出去。為了中國的航運業不致為外商所操縱,同時解決清政府供給的漕運問題,1872年在李鴻章、曾國藩等洋務派的多方努力下,清政府在上海開辦了輪船招商局。輪船招商局成立后搶走了洋商許多華商客戶,洋商非常不滿。當招商局向洋行托保輪船時,他們借機報復,向招商局收取近乎敲詐的高額保費。李鴻章意識到,欲求富國自強,“須華商自立公司,自建行棧,自籌保險”。1875年11月初發起組建保險招商局,是為中國人自辦保險業之始,1878年3月創濟和水火險公司。  而最先將insurance譯為“保險”的是英國人羅布存德,他在1866年至1869年出版的《英華辭典》中,將insurance譯成保險之事,將insura譯為“俾穩”、“使穩”、“買保險”等。  民國時期“燕梳”一詞頻頻出現在廣告月份牌中。  廣告月份牌是西風東漸、西洋廣告畫中國化的產物。廣告月份牌形成于19世紀末,盛行于20世紀二、三十年代,到四十年代以后,才漸趨沒落消失,整整流行中國四十年之久。其肇始于洋商為傾銷洋貨而配發到上海的廣告招貼畫——一些外商最初企望以金發碧眼美女圖案的西洋畫片推銷商品,然而不為上海民眾接受,收效甚微,于是入境隨俗,附會中國民間以張貼年畫賀喜祈福的習俗,創意出符合中國傳統審美趣味的月份牌畫形式,將帶有中國民俗色彩的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壽星胖娃等圖案引入主景設計,加印上年歷和商號廣告,贈送客戶,以此來宣傳、推銷業務,一經推出,就以持久的視覺沖擊力引起轟動,收到廣告奇效,于是中外商家競相采用,蔚為時尚。保險公司廣告月份牌畫的發行方式以贈送保戶為主,但也委托商家店鋪售贈,老百姓(603883,股吧)一般無需付錢,只要你在店鋪購物就可憑贈券換取,很多大商場都實行“購物一元,獲贈香艷廣告一張,多購多贈”的招徠辦法發送廣告月份牌。例如:聯泰互保火燭兼洋面燕梳有限公司、聯安燕梳公司、康年人壽燕梳公司等。  1927年,國民黨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。當時民族金融業的發展已具備一定的規模,金融資本大量投入保險業。1926年12月東萊銀行開設了第一家由銀行投資的保險公司——安平水火保險公司。1929年,金城銀行創辦了太平水火保險公司。保險業迎來了一次發展的小高潮。  1929年到1934年,擁有雄厚實力的官僚金融資本,參與到保險事業中,是這一時期民族保險業掀起發展高潮的一個關鍵元素。國民政府成立后,逐步建立起“四行、兩局、一庫”(即中央銀行、中國銀行(601988,股吧)、交通銀行(601328,股吧)、農業銀行(601288,股吧)、郵政儲金匯業局、中央信托局、合作金庫)的官僚資本金融機構,掌握了全國的經濟命脈。  在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中,“燕梳”一詞越來越淡出人們視線,“保險”一詞成為主流。 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,日寇鐵蹄的踐踏,民族保險業受到沉重打擊。1949年10月20日,中國保險業迎來新的曙光,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正式成立,“保護國家財產,保障生產安全,促進物質交流,增進人民福利”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成立,標志著新中國保險事業的開始。如今中國保險業已全面對外開放,吸引了國外競爭者蜂擁而至。對民族保險業來說,外國公司的進入,既是壓力又是挑戰。中國保險業應抓住這個機會,學習外國保險公司的先進經營技術和管理經驗,促進自身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,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,積極發展我國的保險事業,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與完善。而今,保險業已從過去的行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意志,保險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。  保險業的發展跌宕起伏,苦樂交織。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“晴雨表”,保險業生逢好時代,必將大發展。  我們應該記住保險曾經有過一個詩意的名字“燕梳”,也就記住了一段歷史。(責任編輯:唐明梅)

關鍵字標籤:旅平險推薦